首页玄幻文艺宗师章节

072 桃花

推荐阅读: 修罗武神 贴身狂少 我的父亲叫灭霸 大叔,不可以 魔天 赘婿当道 逆天邪神 龙王殿 乡野小神医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暑假开始的时候,唐宋却已经期待着这个暑假快快结束,这样他和陈茜将又将重逢。

还好有苏语、江山、唐安安和小金毛犬经常陪着他,为这个闷热的暑假带来了一股清风。

在想陈茜的时候,唐宋会一个人背起画板带着小金毛跑到他和陈茜的秘密花园,在那里一坐就是一下午。或是看书,或是画画,或是弹吉他。

唐宋想或许是自己前一段日子过的太闲了,或许忙碌起来会好很多。所以他又忙碌了起来,又开始写书。

他正在抄袭《哈利波特》,同时也开始第一本自己的创作,原则上也算不上创作,只是将影视改编成小说而已。

这次他要改编的书是《东邪西毒》。这是另一时空一部1994年出品的非常著名的香江武侠电影,改编自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由王家卫编剧并执导。

只不过在唐宋看来,名义上《东邪西毒》是《射雕英雄传》的前传,却只是取了其中几位人物素材,剧情和内涵却毫无相关。

正如前世某一位网友的一句阐述:它讲述的只是一个江湖人的感悟。

故事始于这个江湖人的回忆,他叫欧阳锋。因恋人赌气嫁给了自己的兄长,于是他黯然离开白驼山,将自己放逐于沙漠,以替人介绍杀手为业,本来打算通过自我放逐来减却对如今已成嫂嫂的恋人的思念,却在这片沙漠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从冷眼旁观,到内心触动,最终彻悟……

这部影片不同于寻常武侠片那般紧抓故事,而注重于“阐悟”。

开篇第一句台词使用了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口吻:“很多年之后……”使这部电影失去了精确的时间坐标,仅仅剩下一条模糊的时间轴。影片的场景也始终在一片荒凉的戈壁和一间简陋的茅屋之间切换,完全超脱了俗世。

佛典有云:“旗未动,风也未动,是人的心在动。”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像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我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有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但是他不会相信,以他的性格,自己不试试是不会甘心。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

唐宋前世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几乎每年都会看那么几次,二十年下来不知看了多少次。

这个已经不是前世的世界,自然没有金庸,也没有古龙,更没有这部电影。不过,这个世界的武侠文化一样盛行。

唐宋时常回顾记忆中IPAD中的电影情节,所以他决定把这部经典之作以文字写下来。在另一时空的武侠作家中,唐宋最初看的是金庸,其实最喜欢的却是古龙。在他看来,这部电影虽然改编自金庸,但确是一部“古龙”风格化的电影。甚至可以说是他看过的影视作品中唯一一部真正有古龙风格的。

古龙后期的小说与其成为武侠小说,不如说是披着武侠外衣的都市言情小说,他写的是情,写的是人在不同环境下的选择。他的小说的特点可以以几个关键词来诠释:起兴、留白、警句、仪式感、情在理先。

古龙是起兴的高手,很多古龙的作品,比如《多情剑客无情剑》,开头一段对于景物的描写,一下就把读者带入到作者设定好的世界中。《东邪西毒》也是一样,几乎每个场景都是以环境的镜头开始的。沙漠、茅屋、鸟笼、桃花,在古龙的笔下不再是背景,而成为故事中必不可少的符号。

同样,古龙也是留白的高手,尤其在描写武打场面时,古龙常常是把中间的描写空出来的,比如只写某人拔刀,再写収刀,至于中间怎样,留待读者去想象。在《东邪西毒》的武打场面中,常常会有这种留白,只有开始和结束,跳过过程。

古龙的语言常常是跳跃的,没有因为,只有所以。作者常常会跳出故事,然后给出一句对这个世界的结论。颇有些类似于另一个时空美国硬汉派推理侦探作家雷蒙德*钱德勒的作品。按说在影视作品里,这个风格是不好学的。不过,感谢上帝降生了王家卫,他的作品一个标志就是梦呓般的人物独白。于是,两种风格神奇的产生了化学反应,《东邪西毒》中的名言、警句、经典台词俯拾即是。

这不得不说需要一些运气。

古龙的作品很注重仪式感。在他的作品里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描写:每年这个时候,他都要怎样怎样;每天这个时候,他都要怎样怎样……比如《多情剑客无情剑》,李寻欢雕木像再埋掉——侠客版的黛玉葬花,以及小说中间李寻欢落魄在酒馆,每天上午七壶酒,下午七壶酒,完全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自我惩罚”。《东邪西毒》里,也充满了这种仪式感,在欧阳锋的独白里,就能听到无数个“每年这个时候”。行为和时间产生一种微妙的关联,自然也就增加一种天人相交的庄重与仪式感。

古龙的小说和金庸的作品对比来说,金庸的人物是政治的人物,是历史的人物,哪怕是架空历史的《笑傲江湖》,反而是最大的政治寓言。金庸的作品是理在情先,金庸描写一件事,先关注的是这件事在社会会有怎样的反应,在他人会有怎样的反应,其次再关注主人公的内心。无论是出世还是遁世,绕来绕去还是绕不过那个“世”。

古龙的作品是情在理先,他先关注每个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自己的反应,而后才是对他人的影响。金庸作品中的矛盾与张力,是在人与人之间的;而古龙最精彩的部分,恰恰是一个人与自己相处,与自己妥协,自己内心的挣扎。《东邪西毒》也是这样,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独孤求败(慕容燕/慕容嫣),这种人物在金庸的作品中是不会出现的,却恰恰是古龙最偏爱描写和塑造的。

这就是唐宋最喜欢古龙,而不是金庸的原因。

也是他期望将这部影视作品变成文字的原因。

自那天之后,唐宋体会到一种经历,只有与现在的生活想映照,他才能准确的将现在与过去的知识相结合。

他的大脑就像一部硬盘,储存了前世37年的记忆,而现实世界就是他的输出系统。而这个系统需要他去发掘。

比如,他会因为陈茜想起前世听到的适合陈茜唱的歌。他会因为喜欢这部电影,而去寻找这个世界的这部电影。

简单的说,他的大脑里是一台存储器,具体存储了什么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本人是这台电脑的硬件和软件。

现实世界却是这部电脑的输入系统,只有现实世界在他大脑中的映照,才能回忆起过去的记忆。

而他记忆中IPAD系统是他最大的作弊器,但终究只占据了他记忆的一部分,区别只是为他提供了抄袭的便利而已。

而因为这个世界不存在《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他为小说起名——《桃花》。


相关阅读:大突击西游大妖王魔道祖师爷龙魂特种兵篮神之路抗日先驱鬼门秘术极品逍遥学生全能复制系统最强之旅